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站在讲台(舞台)中央,双腿发抖,喉咙打结,变得颠三倒四,当你演讲结束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
 
 
请不要就此下结论:我不适合演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演讲大师,只是需要掌握一点技巧,多一些练习。仅此而已。
 
“演讲”是最有效率的交流方式之一,也是人人都需要学会的交流方法。许多中国人都对演讲有无比的恐惧,一上讲台就紧张,怕说错话。其实演讲没有那么难,下面是几个有关改进演讲技巧的建议:
 
语言只传递了7%的内容
 
成功的演讲,只有7%的内容是语言传递的。38%是靠语调、语速等声音附加的特质传递,55%是靠肢体语言的视觉传递,比如动作、眼神交流等。
 
所以演讲时,说话要有情感,不能照本宣科。挽救一个糟糕演讲内容的唯一方法,就是保持热情,这种情绪能遮掩99%的缺陷。要注意的是,演讲效果不在乎声音多大,而在于有多真诚。
 
最好用接近谈话的方式,用简单的语句表达清晰的思路,不要太咬文嚼字;语言要简单清晰,用简单的词句,不要用复杂的句式。讲话过程中如果需要,可以停下来思考。
 
还要训练你说话的一些坏习惯,不要用“嗯”或者“额”这样的停顿词汇,当想要思考的时候,就直接停顿。好的演讲者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顿、什么时候应该声音洪亮,什么时候应该转调,什么时候要加速。
 
如果能用有趣的开场白吸引观众的注意,整场演讲就会生动不少。能余音绕梁的结尾,演讲就一锤定音。
 
准备精彩的开头和结尾
 
一个干净利落的开场白至关重要
 
首先介绍自己是谁,接着来说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开头,很多人演讲了半天,你都不知道他演讲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他讲段子很搞笑,会抖各种包袱,但是我敢保证,往往这类演讲完你都不会记得他的重点是什么。
 
 
有一次我的演讲开头就是“今天我要来讲一个非常认真而严肃的话题,就是你们以后失业后怎么办?”听众听完顿时就被吸引了,有了紧迫感和代入感。这比“我觉得人生是各种体验,我今天的目的是来跟大家分享我的人生体验”这种诉说方式,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观众想不认真听你说话都不行。
 
结尾要干脆
 
常常会看到一些好的演讲因为一个草草的结尾而大大减分,感到非常惋惜。其实要做到一个好的结尾并不难,首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重新强调你的观点,或者引用名言或发人深省的观点;如果还没有合适的选择,那就干脆戛然而止,道一声“谢谢”。我在奇葩大会讲“人工智能”的主题时,用了愿景式结尾:“在人工智能取代重复性工作后,人类终于重新有时间可以享受人文艺术的美好。”让观众不仅没有因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而感到恐慌,反而有了期待和想象。
 
 
马云在演讲的最后,喜欢用警句,比如:“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观众听完通常一愣,几秒钟反应过来后,就开始鼓掌,在演讲结尾,掀起小高潮。
 
注意你的非语言表达
 
55%的演讲内容是靠非语言表达方式传递的。
 
非语言表达方式是指人的仪表、举止、语气、声调和表情等等。它在人际交流技巧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从这些方面,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断你为人处世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
 
在使用非语言交流时要记住,面部表情是内心情绪的表现。如果是两个人交流,讲话时与他人眼睛的接触最好把握在3~6秒左右;每讲几句话后,要给对方留下发言的机会;在讲话时要善于使用适当的手势,但不要太过分(不要接触对方身体,不要给人“手舞足蹈”的感觉)。
 
如果是公众演讲,面部表情在演讲大部分时间要传递的意思是:我对这个事情很感兴趣,我说的内容很有价值,这个事情很重要。
 
眼神:向前看向你的听众,不要翻眼球,不要看向角落。不要频繁看电脑屏幕或者笔记。
 
身体:说话的时候要站着,非正式的时候,可以走动。不要斜靠着东西(比如讲桌)说话。
 
手:最好适当使用形体语言,不要让演讲太死板;手势能帮助表达,但要自然,不要刻意,跟表达的意思要匹配。面对很多听众的时候,可以适当夸张一点。不要手插裤兜,或者坐立不安。
 
 
全程给自己录视频,然后自己观看,提升手势感染力。
 
克服紧张
 
因为紧张而发抖,可以试着攥紧拳头,或扶着讲台,但手上不要拿讲稿,否则纸会将你身体的抖动放大出来;
 
演讲时千万不要提到自己的紧张,或对自己的表现道歉。那只会让你失去自信;
 
如果看观众的眼睛会紧张,那就看观众的头顶——观众不会发现的;
 
如果讲到一半忘了词,不要紧张,直接跳到下面的题目,很可能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
 
停顿不是问题,不要总是想让自己的声音填满每一秒钟,最优秀的演讲者会利用停顿把他的重点更清晰地表达出来。
 
演讲前至少练习2次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只要有信心,只要经过反复的练习,人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演说家;不要害怕观众,要知道,你的观众都希望你成功,他们来听你的演讲就是希望能听到有趣的、有意义的、能激发他们思想的演讲;
 
慎重选择演讲题目,对自己没有把握或没有兴趣的演讲题目,最好推掉不讲。
 
多准备,多练习
 
多做练习就是最好的准备:练习越多,你的自信心越强,表现也会越好;
 
练习时,请亲人或朋友作为观众,以便给你提出反馈意见。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一面镜子甚至自己的宠物都可以是听众;
 
练习时,尽量想像自己是在无数观众面前正式发表演讲;
 
用录音或录像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演讲过程,然后自我批评、自我改进;
 
每一次演讲至少练习两次;
 
练习时,要确定自己能够在规定的时限之内讲完所有内容;
 
如果在讲台上有可能出现脑筋一片空白的情况,就准备一份讲稿,在演讲前反复记诵——如果你仍然担心,那就把讲稿带进现场,以防万一。
 
演讲前要做的事
 
如果可能,在上台前先和前面几排的观众聊聊天——这一方面可以缓和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自己减压;
 
如果你担心自己缺乏激情,演讲前多喝几杯咖啡也是个好主意;
 
在上台前做几次深呼吸,这可以降低血压,清醒头脑;
 
放松脸上的肌肉,张大再闭紧你的眼睛和嘴,但千万别让人看到!
 
演讲绝不是朋友间的闲聊,是一种受过训练后的表演。因此只要进行刻意训练,每个人都可以完成一场80分的演讲。但是请永远记住:所有的技巧都代替不了内容和思想本身。——你要表达的观点永远凌驾于所有的技巧之上。
 
 
课代表有话说
 
10小时从0到1学习人工智能由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携手创新工场AI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联合打造。
 
你是否想过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普及将会使得医生、教师这样的大众职业变得岌岌可危?是否想过奥赛这一精英教育的产物也会因人工智能的介入而失去存在的价值?是否想过即便是在复杂的路况之下仍然可以放心自如的实现全自动驾驶的完美体验?是否想过你现在所看到的这篇文章也可能完全出自一位“专业”的人工智能写作助手呢?
 
未来十年,每个人都要在人机协作中找到自己的新位置,“人工智能先行者”——创新工场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开复博士携手创新工场AI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开讲十小时你应该了解的人工智能,通过10节精品课程为你亲手搭建带得走的知识体系,与你一同描绘AI如何重塑个人、商业与社会的未来图谱。
 
谁来讲课?
 
李开复、王咏刚等: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并于1988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博士学位。期间曾担任 Google 全球副总裁兼首任大中华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苹果交互式多媒体部门副总裁。在微软任职期间还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2013年还被入选为《时代周刊》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榜单。2009年9月李开复老师在中国北京创立创新工场,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创新工场立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领域,培育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和众多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王咏刚,男,Google软件工程师,著名技术撰稿人和IT演说家。在数据压缩、全文检索、内容管理、分布式系统、软件测试等技术领域有一定的积累。撰写过几本据说还算有趣的技术图书,曾在《程序员》、《CSDN开发高手》、《中华读书报》等杂志主持技术专栏,其《凌波微步:软件开发警戒案例集》、《道法自然--面向对象实践指南》等技术专著就是在《程序员》中发表的,他还以“王笨笨”的名义在网络上发布过一些小有名气的技术教程。
话题:



0

推荐

李开复

李开复

336篇文章 341天前更新

我学网理事长。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SGI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苹果电脑公司副总裁等职。李开复博士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美国百人会会员。创办中国青年学生成长离不开的互助平台——我学网,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曾多次面向青年学生校园演讲,并出版《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网情深》等作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