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为什么活着
李开复 | 2022年08月30日
寻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并非易事。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进的人,常常会迷失方向
搞定高考就一定能搞定大学吗?
李开复 | 2022年06月10日
文|刘晶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22 年的高考落下帷幕,又一批年轻人即将迎来崭新的生活,向成年人的世界迈进和探索。大学生活无疑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我曾经给中国大学生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和把握这四年的时光,积极规划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事业,帮助他们实现“青春无悔”。 实际上,许多同学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从刚一入学时就开始了。无论是远离亲人故友的孤独、还是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压力,都是
李开复:深科技投资时代来临,但科学家不要都去创业
李开复 | 2022年06月02日
在李开复看来,泡沫在硬科技投资已经存在,用互联网行业此前常用的“创造行业霸主”的方法投资科技公司,即不符合硬科技行业逻辑,也并非明智之选。 整理丨王满华 来源丨投中网 近两年,硬科技赛道持续火热,一笔笔热钱投向市场,科技投资迎来前所未有的热度。 躬身人工智能行业四十余年,李开复深切感知到深科技的投资时代已然来临,“专精特新”存在大量投资机会。为了适应外部变化,精准捕捉投资机会,创新工场将自己定位全
李开复达沃斯论坛:关于人工智能的“电车难题”的崭新思考
李开复 | 2022年05月27日
划重点: 自主机器人和自主决策的确可能造成致命错误。 因机器人错误而造成的死亡,将造成道德两难的新时代“电车难题”。 如果社会接受机器学习,并竭力以负责任的态度导入机器人技术,更多生命将会因此得到拯救。 本文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博士在本周于瑞士召开的2022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专栏文章,经授权编译,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前往专栏页面。在未来 20 年内,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自动驾
李开复:我和俞敏洪聊了聊人工智能
李开复 | 2022年05月26日
(本文内容来源于抖音直播“俞敏洪对话李开复”) 俞敏洪:大家好!开复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李开复:大家好!感谢大家来观看我和俞敏洪老师的直播。 01. 《AI未来进行式》 俞敏洪:开复老师的新书《AI未来进行式》已经出版了,您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李开复:这本书是我和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一起写的。之所以写这样一本书,是因为AI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技,很多人会认为它遥不可及,晦涩难懂。我过去也写
五四青年节:愿你们做自信、快乐的中国青年
李开复 | 2022年05月04日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年人的节日里,为所有的青年朋友送上祝福,祝福你们都拥有自信和快乐! 我曾经和大学生朋友们围绕如何达到优秀和卓越、如何成为领导人才做过许多次交流。我也收到过很多提问,从中我发现更多的中国学子需要知道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自卑到自信、从恐惧到乐观、从惆怅到快乐。我想我应该鼓励这些青年朋友们认识和肯定自己,做一个自信、快乐的人。 自信是自觉而非自傲 自信的人敢于尝试新的领域,能更快地
李开复:AI能否帮助人类从根源上预防疫情?
李开复 | 2022年04月29日
在我的新书中,我和科幻作家陈楸帆创造性合作,畅想了 20 年后在人工智能等科技影响下的人类世界。 书中的 10 个短篇故事,展示了一系列的未来场景 —— 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娱乐方式、自如使用人类语言的虚拟伴侣、 没有“司机”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能够以假乱真的照片和视频,以及基于量子计算、计算机视觉和其他 AI 技术的展开应用…… 在故事《无接触之恋》发生的时代,人类社会已经被疫情彻底改变——直到最后
李开复:科学视角读科幻:我的新书《AI未来进行式》
李开复 | 2022年04月27日
目前,AI 已经蓄能完毕,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爆发拐点。 仅仅在过去 5 年里,AI 就已经击败了围棋、扑克、电竞游戏 Dota2 等比赛的人类世界冠军,甚至强大到能在 4 个小时内从零开始自主学会国际象棋,接着击败所有的人类棋手。2020 年,人们利用 AI 攻克了近 50 年来的生物学难题 ── 蛋白质折叠。如今,AI 的潜力并不局限于游戏竞技领域,它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方面的能力也超越了人类,
世界读书日:来自李开复的六个读书建议
李开复 | 2022年04月23日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很多青年朋友向我提过一个问题,他们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就是读不进去书,觉得读书很枯燥,没有办法喜欢上读书。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你们还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书。 读喜欢的书,能使你或是在知识上得到开发、增进,或在视野、人生经验上有所开阔、拓展,或在心理、心灵上得到共鸣、提升。 看书看不进去,如果是针对你的专业书或者教材而言,也许是你缺乏对该专业的兴趣,因此你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专
李开复:遇挫的“金三银四”,在职场如何转换和升级?
李开复 | 2022年04月07日
最近正值传统的“金三银四”求职旺季,但很多互联网从业者似乎遇到了不小的挫折。据媒体报道,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渐渐退去,许多公司的招聘收紧,导致今年的求职季不那么尽如人意。 在拉勾网发布的《2022年互联网行业春招薪酬报告》里提到,互联网行业的更迭,带来了人才策略的革新,即从“规模优先”到“质量优先”的转变。与之相对的,是硬科技企业在人才市场中的崛起。根据猎聘网发布的报告,2021年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最高
机器人是抢饭碗还是促就业?经典讨论迎来新观点
李开复 | 2022年03月04日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的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岗位,未来可能会被AI取代。 但这意味着AI会大规模抢占人类的工作吗?我曾在纽约时报专栏《以人为本,拥抱AI新经济》中,探讨AI的崛起也在创造出渐显雏形的新工作。目前,已经有AI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数据标注员、机器人维修员等AI时代的新职业,我们应时刻关注AI新经济进程中涌现出的新兴岗位,确保就业大众掌握情况,辅以培训。 权威期刊《经济学人》的最新文章表示,从
情人节快乐:无法相拥的恋爱,也可以很美好
李开复 | 2022年02月14日
持续超过两年的新冠疫情,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恋爱的方式。 相信每个人都认同,恋爱是非常美好的体验。即使还没有开启恋爱历程的年轻人,也通过各种方式,听到、看到、感受到恋爱的美好,并对此充满期待。但是,“不能接触还可以恋爱吗?”、“在元宇宙的世界里能谈恋爱吗?” 这类问题你是不是第一次被问到呢? 许多人在生活中迟迟寻不到合适的人,却在网络上邂逅了相似的灵魂,于是他们开启了一段双向奔赴的恋
开工愉快:如何保持每天精力充沛?
李开复 | 2022年02月07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每天下班,总觉得疲惫不堪,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瘫着不动; 明明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也没干什么,但就是觉得身心俱疲; 经常觉得脑子像生了锈一样,转不动,遇到很多问题都不愿意去想; 周末了,终于有时间学习了,但还是觉得很累,常常睡一觉、看会剧,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大多数时候,我们真的是懒吗?其实不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目标和事情想做,但却因为精力不济,总是没有办法去
对话张亚勤:当年我画了大饼“骗”他回国
李开复 | 2022年01月17日
在量子位主办的“MEET 2022”大会上,我和老朋友张亚勤受邀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1998年,我们为了同样的目标,为了证明中国人也能做世界顶级的科研,从美国回到北京,创立了“中国AI黄埔军校”微软亚洲研究院。 转眼23年过去了,我们各自开创了不同的事业。我创立的创新工场专注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而亚勤现在是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创始院长、清华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前不久他刚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好公司中国造:《上市风云》新书推荐
李开复 | 2022年01月12日
如何为中国当代企业崛起的浪潮留下一个记录? 凝聚着鲜花与汗水的 IPO 无疑是最好的剖面。这十年,移动互联网席卷全球,一二级市场资本助推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启了百年难遇的黄金时代,不少弄潮儿抓住机遇,鲤鱼跃龙门完成 IPO。 我跟建平认识的机缘源自于知乎。十年前在深圳,我首次接受建平采访,宣布创新工场作为第一个机构股东投资知乎。十年里,创新工场逐步扩大为全周期布局的专业基金,连续投资了知乎五轮,陪伴
2022年到来,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命
李开复 | 2022年01月01日
我曾预测,在海量数据和算力提升的基础上,随着自动化技术和感知技术的逐步成熟,各类数据驱动、自主决策机器人、无人驾驶运输等方面的商业实践将陆续问世。 我还推断,AI将应用于工业数字化、制造、金融、零售、运输等多个领域,这些进步将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据世界顶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AI将会创造15.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这将直接有助于消除贫困和饥饿。 新冠病毒已促使
李开复
336篇文章 787天前更新
我学网理事长。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SGI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苹果电脑公司副总裁等职。李开复博士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美国百人会会员。创办中国青年学生成长离不开的互助平台——我学网,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曾多次面向青年学生校园演讲,并出版《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网情深》等作品。
李开复:ChatGPT引发失业恐慌?这20种工作要避开!
李开复|缅怀星云大师:他曾助我穿越逆境,大师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