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今天分享36kr新锐作者喜汤的一篇翻译文章,讨论人类为何总是无法摆脱悲观情绪,以及在真实世界里,人类幸福的两个敌人。这两个敌人其实是两种长期持续情绪,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他们,和他们和谐相处。
以下是文章的节选:

人类幸福的两个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我们可能会在足够幸运地摆脱了其中一个的情况下却接近了另外一个。事实上,生命在这两者之间或多或少地呈现出一种剧烈波动。
贫困的环境会导致痛苦,然而如果一个人非常富有,却会感到无聊。因此,当下层不断地与需要——换句话说,也就是痛苦——作斗争时,上层则不断地与无聊作斗争。
无聊痛苦,此起彼伏
从无聊到痛苦,人类只在这两端所定义的维度中不断来回。
但不同的是,痛苦可以是持续存在的,快乐(或者类似让人良好的感觉)却不是,如果你拥有了你需要的一切,无聊就会接踵而至。
在某种程度上,人类实际上陷入了这种波动。如果我们不觉得痛苦,那必定会感到无聊,但是这两者都无法提供任何长期的满足感。
现在,我们很容易看出痛苦是多么不受欢迎,但无聊也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般美好。在某些情况下,无聊的恶果可能更严重,甚至导致虚无主义和抑郁。
我们对如何感知自己的意识仍然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但是我们总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来回回倒是挺明显的似乎很确定。
建立起思想和现实之间的联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叔本华建议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创造精神财富上,从自己周围的现实世界悄然脱身。
这并不代表着肉体上的痛苦能够从精神上解脱,但人类至少可以用思想来打破无聊的枷锁——通过忽略外部世界以及与快乐和痛苦的联系。但很多时候,想要摆脱你不想面对的事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很多东西都不是我们单方面就能够决定的。
更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培养一种更全面的身心联系来创造精神财富,在这种联系中,你给予思想的关注与给予现实的关注是一样多的。
在许多痛苦和无聊的情况下,当人们认为思想使情况更糟糕时,不妨关注现实,也许你会发现自己正在经历的事物的本质。
比起关注思想的人来,关注自身现实的人少之又少。一旦你有目的地关注自身现实,它也许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疗效。它提醒你,你每天经历的事情比你以为的要多。我们不会刻意地去认知自我,因为我们潜意识里已经接受了这一现实,也正是因基于此我们才可能探索出新的方向。
解决“痛苦和无聊”这一问题不能通过是此非彼,现世和内在的问题亦然。
结果取决于我们选择的解决方式
人类的幸福的敌人是无聊和痛苦,持续快乐几乎总是会导致无聊,然后就在这二者之间来来回回。
痛苦能够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出了问题,我们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直到问题解决。另一方面,快乐是一种奖赏,但如果这种奖赏一直持续下去,它就不再是奖赏,反而会成为无聊的根源。
尽管这种无聊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但是我们毕竟不能完全切断感受和痛苦/快乐之间的联系。
为了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平衡变化的影响,我们需要构建起思想和现实之间的联系。通过观察和关注现实,我们可以找回被三心二意掩盖的真情实感。
思维和现实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更存在紧密的联系,虽然我们经常忽视这一点。
无论如何,不满都会存在,而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我们选择的解决方式。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