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预测人工智能会引发的失业规模,已经成了全球经济学家和咨询公司的主流研究课题,而这些预测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有的大到令人恐惧,有的看起来还算安全,令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预测结果的差异主要源于两种分歧:一是输入的数据,二是对人工智能颠覆就业市场的设想。
 
因为针对中国市场的优秀研究少之又少,我在此主要介绍对美国的研究,然后通过这些结果来推导中国的情况。
 
综合牛津大学、麦肯锡、普华永道、创新工场等研究报告,我们预测出了未来10~15年内365类工作被取代的概率。
 
在公布预测结果前,大家不妨先来回答两个问题,猜猜看在经济学家和技术专家们眼中,什么会是未来的“好”工作?
 
Q1  以下四类工作中,你认为哪一类在未来最“无可替代”?
A. 快递员
B. 电话营销员
C. 健身教练
D. 生产线质检员
 
Q2  以下四类工作中,你认为哪一类在未来最“前途暗淡”?
A. 人力资源
B. 护士
C. 保姆
D. 财经和体育记者
 
以下是完整的预测结果:
 
 
我在新书《AI·未来》中也对这个话题做了系统分析,分析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岗位时,不能仅仅用传统“低技能”vs.“高技能”的单一维度来分析。
 
一些人类看上去很难的工作,在AI看来可能是非常简单的;一些在人类看上去很简单的工作,可能却是AI的死穴。
 
未来已经到来,我们需要提前了解并为之做好准备。
 
点击此处阅读《未来十年消失概率最小的十种职业》,在这篇文章里,我详细解释了导致未来工作消亡的因素。
话题:



0

推荐

李开复

李开复

336篇文章 341天前更新

我学网理事长。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SGI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苹果电脑公司副总裁等职。李开复博士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美国百人会会员。创办中国青年学生成长离不开的互助平台——我学网,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曾多次面向青年学生校园演讲,并出版《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网情深》等作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