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按:因为新书《李开复给青少年的12封信》的缘由,最近我接受了掌阅远山的专访。在采访中我谈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与职业道路的发展,分享了我在投资、创业、生活上的感悟与思考。在此我将与大家分享专访内容。
 
从名牌大学博士到科技公司高管,从创业投资到办演讲做导师,他在台湾、匹兹堡、北京以及全世界各个地方辗转。提炼他的人生关键词,以上这些一定都在其中,它们组成了如今世人眼中完美的李开复。而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也许是饭桌上,也许是病房中,也许只是一条放学林荫路,藏着真正的李开复。
 
抓住人工智能
 
18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在一间小小的纺织工厂里,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随后一个名叫瓦特的青年,改良出了效能更高的蒸汽机。转眼之间,一场以机器代替人力的工业革命席卷欧洲。蒸汽机、煤炭、钢铁构建了整个工业文明的金属框架,机器轰轰隆隆从天而降,通彻南北。
 
几年后,瑞士钟表匠皮埃尔·贾奎特·道兹,发明了一台名叫“笔者”的机械玩偶,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自动书写动作装置的发条机器人。机器文明的浪漫想象始于此。200 多年后的今天,诞生了新闻写作机器人,而它背后的链条变成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巨大的改变?它的边界又在何处?成为如今的热门话题。而在中国,提到人工智能,很难绕开的人之一,便是李开复。在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创业导师,著名投资人,前苹果、微软、谷歌高管之前,他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
1983 年,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李开复在他的博士生研究计划中写道:人工智能是人类学习过程的阐明,人类思考过程的量化,人类行为的解释,以及对智能原理的了解。它是人类了解自身的最后一步,我希望投身这门新的、有前景的科学。
 
多年后当他重温这段宣言,不无自嘲地调侃年少时对人工智能领域认知的天真。但此时,他的人生已和人工智能紧紧地扭合在一起,组成巨大机器的元件,驱使它稳步运转,完成确定命令。
 
坊间有一个笑谈,说李开复其实是 AI。曾经有人在微信群问他,如何证明你是真的李开复而不是 AI?他便发了个红包。
 
这种误解不是没有缘由的。他习惯用理性思考世界,用程序解决问题,在可控的范围内实现效率最大化。他曾经设计了一个人工智能博弈程序,击败当时奥赛罗棋世界冠军;他也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方法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套非指定语者连续性大词汇语音识别系统 Sphinx。
 
这样的他在潜移默化中将程序带入了生活。和妻子吵架,他抓取网上近千封道歉信,选取其中合适的,编了个程序,定时发送,疯狂轰炸。最后妻子只能“投降”,重归于好。
 
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常年如一日的坚持。他自称很幸运,“我的博士论文就是人工智能,第一份工作也是如此”,一路走来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最开始他只是学习人工智能的学生,逐渐他活成了人工智能的样子。
他出现于各种科技互联网论坛,言必谈人工智能的未来。在所有人都在仰头寻找能让猪飞的风口的这个时代,李开复是少有的埋首于技术梦想的人。为了实现人工智能的落地,他成立了人工智能工程院,高薪挖来这个领域里的人才,组成多个团队多线并行研发。在做投资的同时, 确保对技术的掌控。“我们必须尝试做一些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这样一个机会对我们来说,10 年也就 2 次。未来 10 年,也许运气不好,2 次都没有,运气好一点,多余 2 次。但 10 年 2 次机会,实在太少了。”他这么说道。
 
这是一个充满快乐与煎熬的过程,像是游戏过关。他在一个名叫人工智能的游戏中,周旋于各种角色之间,一会儿要给研发团队足够的支持,一会儿又要劝服那些不懂行的外界。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暂时的阵痛会有,但持续打下去肯定能通关。对外界来说,这背后考验的是对新技术和商业接轨的信心;对李开复而言,是使命必达。
 
成为永动机
 
带着这样的印象去面对李开复,必须多一重批判和质疑,尝试着挖到他精致西装和标准笑容背后的东西。一定有什么炙热核心存在于这个名叫“李开复”的机器内部,常年默默提供滚烫的能源,昼夜不息。
 
李开复坦言,他一度每周工作 80-90 个小时。带着妻子女儿休假旅游的同时,他依然在跟当地的投资人谈募资。
 
“其实我很喜欢一句话,就是说你觉得我在工作,其实我在玩,你觉得我在玩,其实我在工作,所以当你真的享受自己工作的时候,不会划分的那么清楚。”他面带微笑,以惯常温吞的口吻,这样解释道自己的热情。
 
成功人士究竟是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还是仅仅因为他无法主动停下来?他做过一个很酷但没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创新,最终却使得与他一同工作的几百人失业。多年后一个学生在问起他如何面对失败挫折时,他再次提到此事,并规劝到:“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有用的创新。”
 
有用才有价值,才能确保行进中的机器运作正常。他是在一个又一个的错误中重新明确价值的定义,纠正程序与现状的偏差。为了避免这种偏差以及程序的bug,需要必要的果断和适当的冷漠。这是他温和背后的商人底色。
2009 年创立的创新工场,迄今参与投资的项目近 400 个,诞生了 17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基金规模超过 20 亿美元。他在科学家与商人的两个身份间穿梭,试图搭建属于他的科技王国。
 
业界有种说法,这个时代的创业公司 93% 都会死掉,只有 7% 能够存活。在风云莫测的投资战场上,李开复见到了太多“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事。对创业投资来说,每一个机会都是一场新陈代谢,意味着一部分新生命跃起,一部分死去。
 
“但是有时候整个环境碰到一个寒冬,最后能够生存下来的创业者才是最强的创业者,同样的寒冬能够生存下来的 VC 也才是最强的 VC 。”他骨子里带着一种向死而生的魄力。
 
制动后的余温
 
2013年李开复身患淋巴癌,2015年康复后他拍了一部纪录片《向死而生》回忆这段“死亡”经历。
 
他信仰科学,生命也赖于科学。在确定病情后,他便寻找和自己病情足够相似的人,根据他们的不同因素,如年龄、症状、血液指数、肿瘤数量及大小等20多种特征和自身检查结果对比,并依据他们的存活结局来理解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他甚至查阅了摩德纳大学的学术论述,找出了滤泡性淋巴癌的学界研究,判断自己的病情的严重程度。你看不到他的脆弱,即便在面临死亡时,也依然保持着积极和严谨。
但在纪录片中,他不再是那个雷厉风行的投资人和醉心技术的科学家,人们第一次看到退去机器金属外壳的李开复,他谈起家人,谈起父亲曾经的鞭策,谈起对已逝母亲的遗憾,谈起死亡对他的警告和劝解。他哭了。第一次摆在镜头前。
 
当我们提到机器,提炼它的关键词:庞大机制,精密,金属,冰冷。你能够想象它严格按照既定程序高速运转,有条不紊。但当它突然制动,所有关联的机械部件相互猛烈撞击,随后悄然,缓缓蒸发余热。
 
病愈后,他重新调整了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比例,调整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
 
他曾展示过自己的墓志铭:
 
“李开复长眠于此,他是科学家、企业家,经过在多家顶尖科技公司的努力工作,他使复杂的技术变成人人可用、人人受益的产品。”
 
后来改成:
 
“李开复长眠于此。他是热心的教育家,在中国崛起的时代,他通过写作、互联网、演讲,帮助了很多年轻学子,他们亲切地称呼他‘开复老师’。”
 
他为逝去的母亲写信,措辞为“母亲给我的十个礼物”。用很大篇幅写些零碎的生活小事。
 
他回忆起儿时,特别爱吃妈妈做的红油水饺,一顿能吃 40 个。吃到后来,李母一个劲儿地哄他“好了好了,别吃了”。“再吃一口就下桌”,因此在李家有了“下桌菜”的说法。
 
1972 年开始,李母每年会抽半年时间赴美陪读。美国华人少,她又不通英文。常常白天孩子们去上学上班,一个人待在家里。唯一的休闲方式是看一档猜价格的节目。李开复回忆起,印象最深的是,放学回来,她手舞足蹈地向他讲到,自己是如何通过节目效果判断谁猜对了,谁又猜错,这个人很帅,那个人却很古怪。
 
他津津有味地写起这些旁人看来无聊啰嗦的往日小事。可能这些才是供给机器运作的机油,是冷却后重新起火的动力,是能源,是核心。
 
正确之外
 
李开复爱开玩笑。万圣节时,他会“怂恿”并带领两个女儿去给家人朋友打恶作剧电话、拍搞笑照片。
 
在患癌治疗期间,有一次手术需要提前在腹股沟置入导管,以备连结血液分离机和收集周围干细胞,李开复被推进病房休息,家人则在外边等候闲聊。他突然发现喷血了,便大叫,结果家人都以为他在恶作剧,于是没人当回事。等终于发现不对劲后,赶紧冲进去又找来了医护人员。他放心了,在医护人员处理之前,跟妻子说:“赶快帮我拍照!这就是你们只顾聊天不管我死活的罪证!”他说,他本性中有顽劣的一面。
 
他还去参加了奇葩大会。一本正经地在马东、高晓松、蔡康永还有一堆奇葩辩手面前讲人工智能,时不时还要穿插一些段子梗。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种画风上的格格不入,包括李开复。“但至少尝试了。”
 
没办法永远只做正确的事,这是程序之外的思维。“很多错误都犯过多次。你让我写我可以写一本书,《李开复犯过两次的错误》。”他打趣道,“其实都是早就该知道的,但是人类似乎就不怎么有长进。”
 
他没有那么公式化了。或许,这个时候他才稍微摆脱了商业包装出的科技投资人李开复,在一瞬间成为那个站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教学楼下宣誓的赤诚学子,一瞬间又成为那个能吃 40 个红油水饺的邻家小孩。
 
从名牌大学博士到科技公司高管,从创业投资到办演讲做导师,他在台湾、匹兹堡、北京以及全世界各个地方辗转。提炼他的人生关键词,以上这些一定都在其中,它们组成了如今世人眼中完美的李开复。而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也许是饭桌上,也许是病房中,也许只是一条放学林荫路,藏着真正的李开复。
 
“Bonne Chance”
 
2005 年,当他面对人生低谷时,把自己关在了书房。他的大女儿走过来,抱着他,对他说了这句法语。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祝你勇敢,祝你好运。
 
这句话一路陪他走到了现在。未来也还会继续。
 
主持:都靓
撰稿:王勰
设计:可珺
拍摄:辛璟琪
统筹:耿艳利
 
文章来源 | 掌阅科技(ID:ireadernews)
话题:



0

推荐

李开复

李开复

336篇文章 341天前更新

我学网理事长。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SGI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苹果电脑公司副总裁等职。李开复博士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美国百人会会员。创办中国青年学生成长离不开的互助平台——我学网,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曾多次面向青年学生校园演讲,并出版《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网情深》等作品。

文章